sunshine

丹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1

大青山突围战: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自己的死可换来更 ...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10 20: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日题材电视剧一直是我国战争剧的主旋律,在近些年关于抗日电视剧层出不穷,这其中​有很多被大家诟病的“手撕鬼子”的神剧,也有许多打发胶身上一尘不染的不尊重事实让大家无限吐槽的雷剧,但同样也有非常多制作精良让大家十分喜欢的经典之作。

《亮剑》恐怕就是抗日经典剧里面的代表作,看过《亮剑》的观众朋友们肯定被李云龙极具特色的性格所吸引,同时也被抗日军队敢于亮剑的精神所感动。

《亮剑》里面备受鼓舞的一幕无疑就是独立团被日军包围,骑兵连全员和连长孙德胜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发起了悍不畏死的冲锋,最终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为大部分撤退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亮剑剧照

这惨烈的一幕让无数的观众黯然泪下,但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讨论,说这样的牺牲到底值不值,甚至有人觉得怀疑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怎么会没有人退缩?

可事实上在真正的抗日战争当中,比这还要惨烈的战斗比比皆是,比这还要悬殊的战斗也存在,面对惨烈的战斗面对明知送死却依然坚持不退的场景,我们的八路军战士依然勇往无前。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场战斗,30多个拿着简陋武器甚至是手拿砍刀的八路军战士,面对近万装备精良的日军敌寇,依然向日军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这不是空穴来风也并非杜撰,而是抗日战场上真真正正发生的故事,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自己​死​可以为他人换来生。



山东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眼中钉肉中刺

日军从全面侵华开始在华北以及华东战场上就没有遇到过正面抵抗,日军从全面侵华开始到发动淞沪战役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华北大片国土便沦丧。

以蒋介石为主的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战之初根本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反而是抗战进行到最为白热化的时候,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组织的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不停地对敌占区进行侵扰破坏,让日军占领区人心惶惶,很好地起到了牵制正面战场的作用。

日军一直将占领区的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将拿着简陋装备的共产党和游击队视为头号大敌。从1939年开始日军在占领区实行三光政策,一场规模空前力度空前的扫荡行动在敌占区展开。

日军的三光政策给八路军以及游击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敌军的“三光扫荡”政策开始,八路军便开始了与日军的斗争斗勇,一场围剿和反围剿的战争在广阔的沦陷区国土上展开。


日军在进行大扫荡

而山东一直是中国的战略要地,这里连接华北与华东并且是重要的出海口,在军事上包括政治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日军在占领​山洞​之后便派重兵在这里把守,而共产党也把山东作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地。

八路军在山东总共开发了五大革命根据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沂蒙抗日根据地,而今天我要讲述的这场大青山突围战就是发生在沂蒙抗日根据地。
日军加强占领区扫荡,大青山战役就此爆发

时间来到1941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进入了最为胶着的时刻,在正面战场上长沙会战牵制住了日军吞并中国土地的步伐,日军在正面战场迟迟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决定再次把目光放在占领区。

1941年11月日军集结5万多兵力,对山东境内的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和扫荡,力图一举歼灭山东境内的所有武装反抗力量,将八路军从山东境内赶出去。这场浩浩荡荡的围剿从1941年9月开始,日军在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的指挥下,对临沂、沂水、蒙阴这个三角地带完成包围封锁,然后多路多梯队进行合围,日军将这次行动称之为铁壁合围。


“铁壁合围”中惨无人道的日军

意思就是日军的这次围剿已经布下了铜墙铁壁,他们认为革命根据地的八路军已经插翅难逃。

八路军对于日军的合围并没有提前洞悉,以至于日军的大包围圈形成之后我们才洞悉日军长期围剿扫荡的意图,但八路军迅速下达了反围剿的命令,根据地八路军立刻进入作战状态,应对随时到来的战斗。

11月2日战斗率先在沂蒙根据地外围打响,八路军率先与日军东部包围圈敌人遭遇,日军于4日突袭位于蒙阴马牧池的山东纵队指挥部。山东纵队机关在警卫队的掩护之下进行转移,之后又与日军沂水 新泰等地先后进行了两场遭遇战,然而在这两次遭遇战之后,山东纵队机关仍在敌军的包围之中。

面对敌强我弱且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我军决定采取运动作战分散突围的策略。于是我军成建制的军队便分成一个个小队,化整为零的分散转移,也只有这样才能分散目标成功突破敌方的包围圈。

而在抗日根据地里面有很大一批非战斗人员,他们在抗日根据地内从事服装 医疗 报社,甚至还有山东抗日大学分校的学员,这些人在反围剿的包围当中被迫转移到了大青山一带。



而好巧不巧的是日军围剿主力第115师,在崇山峻岭间围剿我军主力,但却次次跟在我军身后吃土,115师失败多次之后决定在大青山附近设下伏击,守株待兔只等我军主力自己送上门来。

谁也没有想到抗大分校学员和这批机关工作人员,在敌人的尾随之下进入了包围圈,此时抗大分校的人员还没有发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敌我实力悬殊,三十人小分队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

山东抗大总共有五个作战分队,其中第三和第五个作战分队是军事大队,有着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第二分队作战经验不足的干部学员,还有一个分队是女生分队,负责的就是通讯和医疗方面的工作。

所以当时抗日大学能够作战的部队也就只有两个大队,但这两个大队里面大部分人都是赤手空拳,整个抗大加起来只有几百把老旧步枪而且还不带刺刀,更多人是赤手空拳还有一些自制武器大刀片子。



当日军展开进攻之后负责守卫的第三大队率先跟敌人交火,之后讯息传回抗大。抗大校长周纯全第一时间组织第五分队前往前线支援,然后命令其他机关单位以及学员立刻集合,准备伺机突围转移。

第五大队到达战场之后立刻发现了战事的严峻,此时我军与日军就三号高地展开激烈的争夺,而抗大分校学员以及所有的机关单位非作战人员,如今全部暴露在三号高地之下,如果让敌方夺得三号高地,这些手无寸铁的非战斗人员全部会被屠杀殆尽。

但此番日军参与围剿的是一个115整备师以及几千其他部队参战人员,全部加起来日军的军队一万有余,而且日军装备了大炮 机枪等重型武器,而我军则是清一色的老式装备汉阳造,虽然有一些自制手雷,但不管是投掷距离还是火力与日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所以三号高地的防守格外​地​艰难,高地的争夺也越来越白热化,五大队人员损伤惨重之后战斗经验不足的二大队继续顶上,我军就是靠着不畏牺牲的精神愣是守住了最后的保障三号高地。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防守不会持续太久,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第二第三大队总共加起来不过300余人,即便日军不反击让他们打最终还是会弹药耗尽。



所以校长周纯全洞悉全场局势之后立刻组织警卫排掩护非战斗人员向西山突围,而这次突围却进行得并不顺利。此时处于包围圈外围的孙波也被战斗的声音惊醒,他听着远处激烈的枪声以及手榴弹的爆炸声,他知道是在青山的抗大主力与日军遭遇上了,而且战况还非常地激烈。

按道理说孙波在包围圈外围没有接到上级支援的命令,而且目前战况不明他也不知道抗大以及大量群众被日军包围,所以孙波只需要在包围圈潜伏等待,或者朝着安全地带转移就可以了。

但经验丰富的孙波通过枪声判断出了如今形势的危急,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一个抗日战士的责任告诉他如今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孙波立刻组织自己的队伍,准备前往前线参加战斗。

孙波是费县汪沟区委书记属于此次转移反围剿转移当中的地区干部,他手下的队伍也只有区委一小部分武装人员,总共30几个人,​二十把​左右的汉阳造老旧步枪,剩下的手里拎着大刀片子。



当孙波将队伍集合起来并且说要去往前线参加战斗的时候,这些民兵里面也不是没有不同意见,很多民兵就觉得这些人太少了,而且武器十分落后去往战场也改变不了战局。

孙波却面色严峻地看着这些民兵说道,前线我们的主力正在和日本鬼子激烈交火,现在看来我们是在包围圈外面的。我们虽然人少但在敌人的后方给予敌人奇袭,我们不能左右战斗的胜利但可以打乱日本鬼子的战术部署,分散敌人的经历给主力部队创造机会。

还有民兵说我们这样的武器打游击勉强可以,但要去跟日本鬼子硬碰硬能行吗?

孙波看着这些民兵手里的武器非常坚定地说道,武器不行我们就靠近了敌人再打。敌人根本不知道包围圈外还有我们的人,我们偷偷地靠近,先打一波黑枪等日本鬼子回头了我们就用手榴弹炸他们,总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我们参加革命不就是为了国家危难同胞死伤的时候站出来吗?我们的牺牲就是为了革命的胜利。



讲到这​里​,民兵队伍没有人再提出异议,就这样这30多人的小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去往战场前线的道路。
悍不畏死发起冲锋,为大部队赢取一线生机

孙波等人顺着枪声赶往战场,等他们到达战场的一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密密麻麻的日本朝着大青山方向进攻,而大量的抗大学员在与日军激战中,此时的第三高地已经接近失守,日军占领高地正向大量手无寸铁的机关单位人员死在日军机枪的撒射之下。

原本孙波准备带领这帮民兵打打牵制,只为了给正面战场分担一部分压力,但当看到无数同胞死在日军枪口之下时,这些民兵双眼通红咬牙切齿​的​说道,孙队我们跟他们拼了!孙波此时也知道什么牵制骚扰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他找准了日本军队的一处薄弱之处,然后举起大刀喊道同志们跟我冲啊!

说罢便身先士卒地朝着日本军队冲锋而去,他们在靠近日军之后先是进行了一轮齐射,之后便掏出身上的手榴弹丢了出去。这一波悍不畏死的冲锋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也制造出了非常大的动静。

你别说这次冲锋还真让日军误以为军队后方有八路军大部队前来支援,让这些日军以为他们已经被前后包夹,一时间日军为了躲避手榴弹竟然全部低头趴在了地上,敌人的火力也出现了真空。



而就是这短暂的机会却被八路军抓住了,他们趁着敌人火力输出的空隙,立刻进行火力压制然后迅速组织人员转移,竟然在日军的火力包围之下突围而出。正是这30多人悍不畏死​的​冲锋,为大部队的突围创造了一线生机,也为沂蒙革命根据地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而这冲锋的30人等到日军看清他们身影的时候,迎来的却是一边倒的战斗,武器装备甚至是人数都全面劣势的他们,凭借对于地形的了解边打边撤,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全军覆没的命运。



三十几人对​着​近万日军发动冲锋,他们并非不怕死也不是不知道害怕,只不过他们知道只有自己的死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家国遭难时他们有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12-10 2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沂蒙山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丹东网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巅峰设计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